“双碳之路”如何走?
聚焦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
探索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公园”怎么建?
结合成都已全面开工的五环路工程,修建五环生态公园,并利用通风廊道,将五环生态公园和环城生态公园相连。
把五环生态公园纳入到四川省的“十四五”规划中,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把环城生态区的保护上升到立法层面。
“熊猫家园”咋保护?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立法,出台大熊猫国家公园条例。
明晰国家公园各级管理机构之间及与属地政府的职责边界。
日前,老金牛公园焕新归来,与几百米外的新公园“一线串联”、相连成片,犹如一片“绿毯”与城市融为一体、绵延开去。当前的成都,正徐徐绘出一幅关于公园城市的天府画卷。这场引人瞩目的蜕变,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的殷殷嘱托,开始于成都对理想城市发展模式的不竭探索。推窗见雪山、骑行闻花香,松鼠在一环路内安了家,马路上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一个个小场景拼成了公园城市特有的幸福图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中,点滴改变丰富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与想象。
今年的省两会,代表委员们将特别关注成都如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公园城市的“双碳之路”如何走?“生态公园”怎么建?“熊猫家园”咋保护?……诸多热门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思考的重点。
谈公园城市“首提地”
“三个平台”为支撑
推动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内涵式进阶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出发,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3年来,四川天府新区不断探路、破题。此次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谈及了两个关键词:“‘双碳’引领”“创新策源”。“将以‘三个平台’为支撑,完善创新动能传导体系,培塑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推动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内涵式进阶。”
建强策源转化平台,引领产业发展“绿色化”进阶。将强化天府永兴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带动,瞄准零碳能源、氢能储能等基础领域和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优势赛道,深化“研发 生产”协同创新,高效赋能传统优势产业低碳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拓展公园城市“绿色产业”路径。
建强技术支撑平台,引领城市管理“智慧化”进阶。在此方面,新区将适度超前布局要素信息数字化、状态感知精准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底座,建强能源综合管理、交通立体控制、城市环境监测等减污降碳协同系统,打造公园城市“智慧管理”样本。
“建强场景应用平台,引领市民生活‘零碳化’进阶。”将拓展科技成果向绿色生活的转化路径,社区化、场景化推动创新实践“向市民生活延展、向公园城市推衍”,实现“零碳”居住、“零碳”生活,“零碳”出行、“零碳”休憩,丰富公园城市“零碳生活”内涵。
话“双碳之路”
聚焦核心领域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内涵相同、目标一致。公园城市的“双碳之路”抢抓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将形成万亿级产业市场规模的重大机遇,聚焦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
“热管理领域具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并且在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5G通信光模块的精准温控、基站温控节能、核心技术应用开发等方面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他建议聚焦热管理等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引进并整合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相关企业等人才与技术资源,自主研发,以国产替代进口,跻身行业前列,引领国内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开发;建立“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热管理新能源材料技术创新基地,使之成为全国热管理新能源材料领域研发与应用开发的引领者,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准热管理创新平台。
“同时,还要探索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实施低碳乡村振兴是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也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要求。他建议,可与地方示范农业科技园区共建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园区,利用政策、科技资源和地方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体系优势,进行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探索。
聊“生态公园”
建议在成都建五环生态公园
立法保护“城市新风系统”
前不久,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绿道全环贯通,既给成都市民上新了“绿色福利”,亦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阶段性成果。省政协常委、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屈军便将关注点聚焦到了“生态公园”上。
结合成都目前正开工建设的五环路工程建五环生态公园,将绕城高速内的7个楔形绿地延伸到绕城外至五环之间的通风廊道,在立法层面加以保护。
城市通风廊道,是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区引入新鲜冷湿空气而构建的通道。屈军认为,结合成都已全面开工的五环路工程,修建一个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五环生态公园,并利用通风廊道,将五环生态公园和环城生态公园相连,形成整体。“如此一来,城市新风系统就可以更加顺畅。”
把五环生态公园纳入到四川省的“十四五”规划中,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把环城生态区的保护上升到立法层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以保障成都整体功能。
这个片区有望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展示的示范区,可以通过川西林盘的保护,展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形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展示天府农耕文化,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
成都体育设施相对缺乏的短板也可以通过五环生态公园来弥补。“五环连着七八个小镇,利用起来建若干个体育公园,老百姓也有锻炼的地方了。”
论“熊猫家园”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立法
进一步理顺管理机构职责边界
去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重磅落地,频频现身于成都的大熊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仍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支撑体系不健全、品牌集聚度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要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立法,出台大熊猫国家公园条例,为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提供法律支撑。同时,要明晰国家公园各级管理机构之间及与属地政府的职责边界,建立人事管理、预算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生态价值转化体系支撑。
致力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成都将在哪些方面着力?将继续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域内各类专项督查整改力度,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和生态环境问题台账。同时,科学设置生态调查和监测网格,推进一体化生态监测系统建设。针对栖息地生态修复,除自然恢复以外,通过对未成林造林地和疏林地实施补植补播和封山培育,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增加植被生物质碳储量,加快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延伸阅读
病毒除了“人传人” 还要注意“物传人”
据深圳卫健委发布消息,本次深圳“0107”“0115”疫情中的病例1和病例17近期都有境外物品接触史。近期北京1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也曾收到过国际邮件。这一情况再次为大家敲响警钟:病毒除了“人传人”,还需注意“物传人”。
西岭雪山入围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18日,文旅部最新公布了10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冬日烟火·南国雪乡”精品线路中,成都作为冰雪旅游精品主要节点入围,成都融创雪世界、西岭雪山滑雪场成为沿线冰雪旅游点。
节将至 成都景区疫情防控不放松
随着寒假的到来及春节将至,近日,成都各大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不少景区内人流如织,气氛热烈。与此同时,避免疫情传播风险、确保旅游景区秩序井然成为各景区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如何抓住新“窗口”
“双碳之路”如何走?聚焦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探索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公园”怎么建?结合成都已全面开工的五环路工程,修建五环生态公园,并利用通风廊道,将五环生态公园和环城生态公园相连。
春运启幕 服务暖 防疫严 安心回家路
1月17日,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大幕正式开启。在严防疫情态势下,今年的春运将会有何不同?春运开启首日,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记者走进成都部分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为你带来今年春运首日实况。